导航
关闭

软文88

当前位置:首页 > 软文推广 - 正文

我命在我不在天

时间:2024-09-09 浏览:
我命在我不在天

人都有命,但此命并非宿命,“我命在我不在天”,只要积极进取,就能成就美好未来。

东晋炼丹家葛洪在自己所著的《抱朴子》中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这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也是道教徒向死亡宣战的口号,意为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生的,人如果凭借智慧通过造化之理,盗取阴阳之机,修道守气,返本归根,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强调的是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通过人自身的努力,是可以改变常规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这是一种以人生为本,肯定人生价值的积极态度。

我命在我不在天

葛洪的这一思想,也见于《西升经》的《我命章》中:“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北周道士韦处玄注解说:“天地与我俱禀自然一气之所性,各是一物耳,焉能生我命乎?我但去心知,绝耳目,各守根本之一气,则与道同久矣。”

一提到“命”,许多人就会将它归为迷信、算命,甚至是异端邪说。我不是提倡封建迷信,我这里所说的“命”,是指生生世世、百亿千万年,而不仅是我们能看到和体验到的这一生一世。我重谈人生有命,不是让大家消极遵从宿命,而是由此让我们更加懂得尊重所有的生灵,同时成全和尊重自己的生命。

如果站在更广袤的时间长河中看待自己的生命,我们就会对生命有不同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会懂得当下的起心动念和所作所为,从而发扬自己人性的光辉。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多带有自己独到的特性。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即使是一母所生的双胞胎,也会有着性格、品德、思想观念的差异。如果我们的基因都来自父母,那双胞胎就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基因。

人都有身、心、灵,身体是能够看得到的外在表现,心是人的思想,灵是潜意识、本我、生命、能量、佛性、神性等等。不同种族和宗教对灵的称谓不同,但所表达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用当今的计算机来做说明就会比较直观。身体就好比计算机的硬件,灵就好比是软件,心就是操作者,只有完成了这三项的组合才能达到计算机的实际效用。灵就是我们所说的命,计算机的软件是一个程序,没有分别和判断,只是依据指令来执行程序的运行或满足条件就自动运行,人的命也如同程序一样,只不过编制程序的不是1和0,而是眼、耳、鼻、舌、身所创化的心智结构。

科学家薛定鄂是量子力学方面的权威,他说:“我们在母胎时,并不是我们生命的开始,我们是依照了过去的蓝图,而出现了我的生命、我的死亡的,并非生命的结束。”薛氏之说,生前已有蓝图,死后生命并不结束,恰恰否定了“人死如灯灭”的俗论。至于“蓝图”,则相似于佛教中所说的阿赖耶识,即第八识,此识涵盖一切种子,我们的现在世与将来世都决定于此识中的种子。

爱因斯坦提出了“四维时空”,认为时间空间不可分割。而“世界”这一概念在诸佛经中屡次被提到,“世”代表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代表空间上的东西南北上下,表明时间空间本不可分。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物质和时间只是人们的错觉。”而佛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缘起性空,诸法无我。"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对数学感兴趣,有的人对物理感兴趣,有的人会在术方面很有成就……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的人天生就爱读书学习,有的人即使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也不爱读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赋、天性、本能等。莫扎特7岁就谱写了G大调键盘独奏片断((NMA50)与G大调键盘协奏曲(NMA51)。如果是学来的,那么只要向他的老师学习也就都能成为音乐大师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灵”有所不同,也就是“种子”不同,当然开出的花结出的果也就会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要对命的含义有所认识和理解。在我们人类的文化里,对于人的命通常有如下三种说法:第一种叫“一世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死如灯灭”,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在这一世不管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是好是坏,当终结时都是一样的。如是这般认为,那试想:我做了一世好事,你做了一辈子坏事,我们到盖棺定论时都是一样的结果,既然结果相同,我们为什么还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呢?第二种叫“二世说”。很典型的就是基督教的理论:人有今世和来世,今世信奉上帝相信主耶稣,人死后就可以升入天堂,如若不信神就会下地狱。第三种是以印度文化为代表的“三世说”。它是指人有前世、今生和来世,今生的不同是由于前世的所为。人在前世中所造的“业”都会在这一世或者来世给予体验。

撇开一些宗教色彩浓厚的说法,在这里也没必要去判别它们的真伪,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还是要着眼于当下。

这些年,我用唤醒法处理了很多的个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在看到是自己在过往经历中所做的愧疚的事或是有恩于别人的事在影响着自己现今的健康、事业、财富、人际关系时都豁然开朗,同时也放下了自己的执着,当生命被释放的那一刻,人就会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受,这是一种重生的体验。

如果我们能够拉长我们的时间跨度,如果我们能够将今生的恩怨和不悦放大,我们就会对生命有更为广袤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会懂得,当下的起心动念和所作所为,同样又是一个“因”的缘起,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由此,我们就不再会执着于一个人的好与坏或对与错之中,而是能够从自我出发约束自我的不良行为,发扬自己人性的光辉。

人虽有命但不是宿命,更不要消极地等待,而应该积极地进取。其实,一切命运的安排都是成就我们最好的经历和恩典。我们每个人只是生命完整体中的一环或一部分,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所产生的生命状态也都将会影响自己命的系统,以及它的完整和再现,也由此让我们更加懂得尊重所有的生灵,同时成全和尊重自己的生命。

人的生命因有不同的差距,也就造就了不一样的成就,话剧《立秋》中有这样几句台词:“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有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每一个人来此一生都有要学习、要追求、要经历的,当看到自己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烦恼与内疚,其实,只要我们有所了解“这一生的命只是一个过程”,就会理解这一切。别人有你没有的,同时,你也有别人不具足的。

海伦·凯勒耳聋、眼盲、口哑,但却考入了哈佛,还出了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她用自己的人生影响了很多人;身处宫刑的司马迁写下了不朽的《史记》……人虽有命,但此命并非宿命,“我命在我不在天”,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进取,而不是消极的等待,一切命运的安排都是成就我们最好的经历和恩典。

境界情绪家族基因

放得下世界就是你的

在这个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我们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着自己的梦想、憧憬和追求——对于自己的理想、目标、事业、财富、爱情、家庭……与我们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的这一切,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期盼和追求。如果人生没有了梦想和追求,那生活剩下的只会是单调与平庸。然而,历史和现实同时在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我们必须要学会“放下”,因为,放得下是一种幸福,只有放得下你才能拥有得更多。世界的广袤不在于你一定得到多少,而在于能够给后人留下什么,再多的物质财富也只如沧海一粟,而对社会发展有益,引人为善的精神思想才会名垂千秋。

由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的追求与目标也都各不相同。当然,追求与目标是无所谓对与错的。但是,我们很无奈地看到:有些人,会为了梦想中的物质财富,为了事业上的飞黄腾达,不惜铤而走险,触犯国家法规法律,更有甚者,以他人的钱财与生命为阶梯攀向自己的“高峰”,结果失去了家庭、幸福、甚至人生最宝贵的自由以及生命,距自己最想要的一切依然千里之遥。原因何在?因为不懂得适时放下。

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追求,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积德修行是幸福,有人认为饱食暖衣就是幸福……究竟谁是谁非?人之所以高贵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就在于人的心灵。一个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他就必须有充实的心灵生活。其实生放得下世界就是你的跋命是一个过程,幸福是一种体验;幸福是一种抉择,而不是一个结果;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够接受多少。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必需品,而在于能否从舍弃中找到自由。

幸福就是一种美好的内心感受,是无法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幸福是与我们的家庭背景、学习程度、生活环境等外在因素没有太大的关联的,幸福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智。

寻求幸福的方法就在内心,内心充实是外在富有无法比拟的境界。如果我们要追寻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就要打开自己尘封许久的心灵之窗,让我们的心灵得以释怀与回归。而所谓释怀,就是放下对过往一切的计较;所谓回归,就是放下对外界诱惑的奢望。所以,我们说:“放得下”也是一种幸福。

然而,当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发生"时,要真正做到让心回归,真正做到“放下”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谁都希望自己在面对逆境时能够坦然,在面对顺境时能够冷静。然而,我们的情绪常常会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影响和作用于思想的清澈。许多人成年后面对不同境遇所产生的感觉和情绪,其实并不是来自于当下,而是早在幼年时期就形成。它就像是电脑程序一样存储在我们的生命中,每当情境相同或相似时就会一触即发,这也是我们的性格形成的过程。

最近几年,经常有媒体报道:有些高学历的博士、硕士生从高耸的教学楼上一跃而下,草草了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寒窗苦读十余载,身处干众人羡慕的象牙塔尖,身上所承载的是父母、师友、社会的殷切希望,他们的这种选择令人倍感遗憾。

只有放得下,才能以更好的姿态继续向前生活。不原谅他人的过错,心灵就会被怨恨所占据,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此前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马加爵杀人案震惊了整个中国,血淋淋的事件让人心痛,更是引发了人们广泛的思考。他们是中国最有知识的一群人,社会在给他们灌输知识的同时,却忽略了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他们对生命认识的浅薄,对生命态度的轻浮,内心世界的狭隘,根本放不下心中的积怨,沉重的心灵包袱压垮了他们求生的意志。正因为他们不尊重生命,最终他们就被命运之神无情地抛弃。

学会放下,才会活出你的精彩人生!放下失落带来的痛楚、放下屈辱留下的仇怨、放下无休止的争吵、放下没完没了的辩解、放下对情感的奢望、放下对金钱的贪欲、放下对虚荣的纠缠……只有当机立断地放下那些次要的、枝节的、不切实际的东西,世界才能够风和日丽。唯有放得下,才能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黄叶放下树于,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蜡烛放下完美的躯体,才能换来一世的光明;心情放下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适时的放下是一种人生的哲学,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当我们懂得了"放下"的真意时,也就能够理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放下”既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也是一种豁达的美。

古代先哲曾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在得意与失意之间,人的一生就如同短短的一瞬,眨眼即逝。其实,一切烦恼与奢求都源于我们自私的欲望,让我们把这一切恶意的念头全部放下。真正地放下时,也就能够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了!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不如放下,便得自在”。人世之中有太多事不必去争。不争,便能放得下,放得下,便得平常,便得自在。所有的一切都是造物主的巧妙安排,都是对我们善意考验!学会“放得下”,人生将会有更多的收获!"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放得下,有另一番别致的情趣。

仔细想想,与人争斗,因为谣言或一件平常小事而心神不宁,何苦来哉?生活本就是充满喜怒哀乐,何必为了一点点小事而让自己受苦呢?何必为了一时冲动而伤己身呢?不如放下,放下,便得平常,便得自在。

仔细想想,生活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事,让你惆怅,让你叹惋,犹如在火上浇油,让你心神难安。古语云:太上而忘情。我们何不太上而忘呢?忘掉一切,便会放下,放下,便得平常,便得自在。

仔细想想,时常因为别人的讥讽而生气,因为别人的白眼而愤懑,因为别放得下世界就是你的跋人的不理解而悲哀,其实,何必如此呢?何必太过执着世人的眼光呢?不如放下,放下,便得平常,便得自在。

“放下”是一种圆融的智慧,它不是退缩也不是回避,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人生态度。只有我们真正做到内心平和、进退从容时,我们才能够体会博大的境界,才能够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迎向光辉的未来!

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现在的你所遇到的烦恼和痛苦,是由于在你的心智中有着不能接受这种状态的情绪。如果这些情绪没有得到有效地清除、化解和释放,会影响到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期望终于一致,这是生命的内在与外在唯一汇聚的地方。在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命体验中,我们发现外界环境与自己心理期望之间的落差越大,烦恼和痛苦就越大;反之,如果外界环境与我们自己心理期望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小,甚至超出我们期望的时候,就会满心欢悦,甚至充满惊喜。

期望越多,烦恼越多。比如,孩子是父母未来的希望,当我们看到孩子沉迷于网络、电视、不积极上进时,孩子的状态与我们内心的期盼越来越远,我们的烦恼就越大,就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朝着我们希望的、所谓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有一天,发现孩子的状况与我们的期望差不多时,才会松上一口气,心情也会变得轻松。如果我们觉得仍有差距,那颗心一定还会处于紧张状态。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成为父母的痛苦,这也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压力。

欲望越多,烦恼越多。有位哲人说过,欲望带来痛苦!有人一生富贵,赚钱无数,可钱赚得越多,未必活得越好。葛朗台凭借自己的本事成为一名财主,可是,他仍然不快乐,众叛亲离,临死时与他做伴的还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冷冰冰的几枚金币。因为他有钱但缺乏智慧,最后发现自己烦恼的根源就是视钱如命,永远不能满足。有人一辈子追求事业,艰苦创业,不断拼搏,十余年时间公司就成功上市。但问题越来越多,麻烦也越来越大,甚至铤而走险,银铛入狱。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痛苦,也没有绝对的幸福。乞丐讨得一顿饭会觉得很快活,皇帝失位会很痛苦。谁得到的多、谁失去的少不言自明,然而感受却完全不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对每一件事情的定义是什么。人来此一生,是为了体验、了解、改变、精进,从每一个过程中看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修的“功课”,并在修为的过程中不断超越、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而对错只是一种从个人经验中反映出来的标准。

天地万物原本息息相关、浑然一体。身体与心灵、理智与本能、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在原本是不可分割,万物之间的统一原是一切众生的本性及生存的基础。可是人由于欲望而形成的执着,便习惯于在这些范畴之间划定各种界限,使它们成为我们相互对立与评判的参照。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各种经验也常常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各种经验之间彼此隔离、彼此否定。由于彼此之间人为划定的界限,现代人生活在与自然、与他人、与真实自我越来越疏远的状态之中,就很容易形成内心的矛盾、冲突、焦虑、烦躁,似平注定活着就是来受苦的。

其实这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于在人心智结构中所存储的恐惧、害怕、失落等情绪,这些情绪导致精神能量下降。可是人的生存本能必须有足够的精神能量来维持和支撑生命的完整。人越是害怕失去就越要抓住,可越是想抓住就越会紧张,越紧张能量就会受到阻碍就不能正常流动,而能量一但受到限制,等同的能量创造等同的有形物质,因此就会造成缺乏和贫瘠,越是少就越想得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只有放得下,才能得的到。

“放下”并不是远离尘世,离乡背井,更不是放弃人生的梦想与追求,而是放下贪婪、执着、情绪和愚痴。人的思想、性格都是心智与能量的呈现,而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境界和情绪,只有放下情绪才能更好地前行,只有认识、面对、穿越情绪的困扰才能使心智更加清明,能量流动更加正向而积极,生活更加幸福而喜悦!

让我们心怀感恩,善待一切!当你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时,就能得到内心所期盼的、所追求的,就会获得心与境的平衡与和谐,这一切就是圆满,就放得下世界就是你的跋是幸福。少一份情绪就能多一份平静,多一份平静就能少一些仇恨,少一份仇恨就能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宽容就能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和谐就是多一份幸福。

放得下,世界就是你的!

 

 

标签: 佛教

相关文章